用户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

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

  • QQ空间
  • 回复
  • 收藏

领略汉字之义,品味古文之美(一百一十七)——口之多用途

口之多用途

篆文甘象口中含物之形。美食入口,细嚼慢吞。观其迟迟噙含,便知味道很好,甘义由此自见。汉末甘蔗传入中国之前,饴糖珍贵,平常人家难得甜食,遂以甜为美味。舌甘为甜。果甜,所以名柑。含,从口从今今亦声。噙,从口从禽(同擒)禽亦声,而禽又从今得声。可知噙含二字不但义同,古音亦同。今的篆文象捕兽夹之形。兽肢被夹,食物被含,事有类同,所以含字从今得义,并以今作声符。吞,从口天声。今人多误写成下口上夭。天古音tīng,与吞音近。吻,从口勿声,《说文解字》说指口边。口边包括上下嘴唇及左右嘴角。上下嘴唇闭合就叫吻合。以吻触物,今谓之吻,旧时蜀人曰啵。原先蜀人说接吻,只说打啵。

篆文甘

篆文含

篆文吞

篆文吻

唇在《说文解字》绝非今之嘴唇。嘴唇字本作脣(简作唇),从肉辰声。古文辰乃蜃蚌象形。口边上下嘴皮能开合似蚌壳,所以脣字从辰。古之唇字音义同震。所不同者,震指雷霆炸震,唇指人被惊震。人吃惊而张口不下,似蜃蚌之开壳,所以唇字从口从辰。口张方能见齒(简作齿),所以篆文齒字从口有缺,止声。缺口表示张开嘴巴。上齒一排,下齒一排,口中一横是舌。篆文舌字口上是干,《新华字典》错成千了。甲骨文舌,舌伸出口向上翻,见舌底之肌纹。肌纹既非干字,更非千字。

唇的异体

篆文

齿的繁体

篆文

舌的篆文

甲骨文

    曰字义为意内言外,就是说话。说话也要张口,所以篆文口上有缺。但又并非张口不下,而是一开一合,一合一开,所以缺口上有阀门,开合自如。口中一横是舌。吃,从口乞声。看篆文知口在下,乞在上。乞即今之气字,象气流形。吃音jī,义本结巴,口吃。嘴嚼食物,古用喫字,今用吃字,改音chī,视为喫之简化字,结巴本义遂隐。吳(简作吴)篆文从大偏头,从口,象人唱歌之形。唱歌表情,摇摆头部,古今皆然。吳字后来加女作娛(简作娱)。吳吴为古今字。可字义为肯同。表示肯同,就要发话,所以可字从口。其余部分,一横一竖,象枝柯形,是柯字的古写,作可字的声符。纸上写个可字,翻看背面,变成叵字。叵字义为可的反面,就是不可。叵pǒ由不可拼读而成。用这种很怪异的方法造字,当然不合许慎六书之法,所以叵被视为俗字。

(文章节选自流沙河老师的《白鱼解字》)      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

x
发表评论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

1 个回复

倒序浏览
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顶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