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

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

  • QQ空间
  • 回复
  • 收藏

汉字与文物的故事(九)——富庶四川

本帖最后由 H.204689 于 2020-5-16 12:22 编辑

四川富庶及注重艺术的证明

  图中的这件陶俑不能只当作一般的随葬品来看,而应该看作是一件精心塑造、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。它的尺寸也不是一般的汉代陶俑可比拟的,其高大的尺寸更增加了其动人的气魄。虽然上面所涂绘的色彩已经剥落,但一点也减弱不了其风趣、诙谐的价值。

这个说唱俑的头上戴了一个小帽,还系绑了头巾,打了一个结。上身袒露,显露松弛下垂的腹部。左手抱着小鼓,上臂还戴了一副串珠一类的东西,如果原先的色彩还保留着的话,一定与手的颜色很不同,增加表演的色彩效果。右手拿着鼓槌,做出即将打击的样子。下身穿劳动者的长裤,左腿曲膝而坐,右腿则抬起来前伸,显露没有穿鞋的脚底,看来他是在室内表演,否则大半会穿鞋子。一看说唱俑的脸孔,额上竟有好几条深刻的弯曲皱纹,可以判断他长期为谋生活而奔波,让岁月在脸上刻下了饱经风霜的烙印。他张口露齿吐舌,眉开眼笑,看似神采飞扬、自得其乐的样子,可能在心中满是辛酸,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皱纹了。

夸张逗趣的表情说唱俑


击鼓说唱灰陶俑,高56厘米,四川新都出土,成都市新都区杨升庵博物馆藏。东汉,公元25~公元220年


  塑造这尊陶俑的艺术家,捕捉了说唱者说到得意处的那种神采奕奕的刹那神情,并以夸张、诙谐的手法表现出来;高耸的肩膀,突出的脸部表情,松弛下垂而无力的腹部再配上一个圆滚滚的凸出的肚子,这是把眼前的景象,通过艺术家的巧思加以夸张并且诙谐、幽默化了,让人一见到就永难忘怀其滑稽的形象。如果是完全写实的,恐怕就没有那么好的效果,不到半日就让人没了印象。笔者现在还能回想起当时站在这个塑像之前莞尔微笑的感觉。

  除了这件以外,四川还出土了一件汉代击鼓俳优俑,其诙谐的表情比这一件更为夸张,同样是上身袒露,腹部松弛下垂,抱小鼓的左手臂也戴了一副串珠;同样是满脸的皱纹风霜,他眼睛歪斜、嘴巴歪扭、吐舌头的诙谐样子更让人不禁开怀大笑。这两件很可能都是同一人所塑造的作品,才会有如此类似的身材与表现手法。说不定模特儿也是同一个人。

  比起唐代的陶俑,汉代陶俑的制作一般要简陋得多,大都采用略具形象的鼻目,而不在意容貌神情的细节刻画。不过在四川却出土了这两件逼真传神的人物俑,不但衣服褶皱明显,连眼角的皱纹也都表现出来了。四川虽偏处中国的一隅,到了汉代已经是一个物阜民丰的富庶地方,而且艺术的风气应该也很浓厚。有名的爱情故事中,卓文君在暗中听了作为客人的司马相如在宴席中表演琴艺,感动得黑夜奔来委身相许。文君的父亲卓王孙的家道非常殷富,有家仆八百人。这个故事可以印证四川的富庶与普遍喜好艺术的风气。可证明此点的常见四川文物还有一种,即构图新颖的描写当地生活的大型画像砖。如鱼池旁的弋射、农田上的收获、宴席前的乐舞百戏、盐场运盐等,其图案都可以当作艺术水平高超的版画看待,蜀地如果没有良好的艺术市场,恐怕也很难产生这些高水平的艺术商品。


击鼓俳优俑,高66.5厘米,四川成都郫都区出土,四川博物院藏



白衣灰陶娱乐俑,最高21.2厘米。东汉,公元1世纪中期至2世纪



彩绘乐舞杂技陶俑,长67厘米,宽47.5厘米,中国国家博物馆藏。西汉,公元前206~公元25年



抚琴陶俑,高36厘米。东汉,贵州省博物馆藏。公元25~公元220年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

x
发表评论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

1 个回复

倒序浏览
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顶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