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

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

  • QQ空间
  • 回复
  • 收藏

汉字与文物的故事(十四)——制作陶俑

本帖最后由 H.204689 于 2020-5-16 17:45 编辑

什么时候才出现大量制作陶俑的技术

  早期的文物常常因为私下盗掘而失掉了出土的信息,以致难于有效断定文物的年代。科学的发掘,就可以通过各种信息的交互比对,从而有效地对文物进行正确的断代。下图中的这三件站在山石上的武士俑,形态虽然有少许的差异,通过比较,可以推定应该都是由同一套模子、同一个作坊所制造出来的。

  图中保存的状况最为理想,黄色釉上彩绘的颜料,基本上都没有脱落,还鲜艳如新。此武士身材壮硕,面庞修长,五官清秀,双眉微颦,两眼圆瞪,嘴上有两道上翘的胡子,红唇下蓄短髭,头戴着一件碗形的兜鍪,上有半球形的护顶而两侧有下垂的护耳。身穿及地的长袍,外面罩以短袍,再加以束绳的盔甲。保护上半身的盔甲用宽皮带紧紧套住肩上的带扣。护胸的甲片下延至小腹,背甲则塞在保护肾脏的缀甲之下。盔甲被交叉捆缚的绳子固定位置。颈部在护耳之下似以金属物保护,两肩披虎头护肩。虎头双目圆瞪,张口露齿,状甚凶猛。长袍中的双腿套有缀甲的护腿和长裤,脚穿皮鞋。武士双脚一前一后,呈丁字形站立。两手都握拳,手中有一孔洞,但所持拿的东西已经腐烂,从两臂的姿势看,应该是左手按着盾牌,右手持拿枪矛一类的长兵器。威风凛凛,令人不敢轻易侵犯,在墓道的斜坡上守卫着墓室的安全。

  这件武士俑的衣袍及盔甲装饰着十数种图案,分别代表纺织、刺绣、图绘、编缀等种种不同的材料和装饰手法。描画的仔细,制作的谨慎,都令人叹服。譬如在蓝色的大片胸甲下面,可以看到一片片相互交叠的彩绘菱形缀甲。不同层次的花边和刺绣也都一丝不苟地以不同颜色彩绘。衣与甲的边缘还贴金箔,当是反映实际的形象。

  陶俑不但细致、如实地展示了唐代武士的衣装和甲胄形制,最重要的是它们制作的具体年代也可以确定。同时存世的至少还有两件是由同一套模子翻造的,不过它们彩绘的保存情况稍为差些。1923年入藏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,除墨线外,所有的彩绘几乎褪脱殆尽。这些陶俑为研究唐朝初期的衣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材料,足以当作重要的断代标准器。

大量翻造武士陶俑


釉上贴金彩绘白陶武士俑,高71.5厘米,郑仁泰墓出土,陕西历史博物馆藏。唐,麟德元年(公元664年)



高72.5厘米,张士贵墓出土,陕西昭陵博物馆藏。唐,公元618~公元907年



高72.5厘米,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。唐,公元618~907年


  这三件陶俑虽然翻自同一组模子,但衣着纹饰、须眉的细节略有不同,形态上也有少许的变化。如第三件的兜鍪,下缘多出了好几个圆球状物,胸甲上的左右护心镜各加一个铃,双肩的虎头也加有铃,盔甲下部的绑绳形式也不同。比较以上三件陶俑的制作,可以知道当时虽然以压模的方式大量翻造陶俑,但每一件的彩绘和粘贴的附加物都有些许差异,以满足有所差别的个别需求。

彩绘贴金瓦陶文官俑,高68.5厘米,郑仁泰墓出土。唐,公元618~公元907年。陕西昭陵博物馆藏



三彩釉白色陶外国骑士俑,高43厘米。唐,公元8世纪早期。在洛阳龙门一个于公元709年埋葬的安菩夫妇墓葬,发掘到一件与此件几乎在尺寸、颜色、风格上一模一样的陶俑。这件也传言是得自洛阳



胡人陶俑,高26.2厘米,隋,公元581~公元618年。河南博物院藏



携鹰犬的骑马猎者俑,最高33厘米。唐,公元8世纪早期



白釉黑彩侍吏俑,高71厘米,河南博物院藏。隋,公元581~公元618年。这是在白釉上最早装饰黑彩的瓷器作品,为中国北方瓷器白釉黑彩装饰开了先河



天王俑,三彩釉白陶,高104.5厘米。唐,公元8世纪早期


三彩镇墓兽,高130.2厘米,甘肃省博物馆藏。唐,公元618~公元907年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

x
发表评论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

1 个回复

倒序浏览
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顶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